走進高原養殖
以誠信鑄品牌 以品質謀發展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獲取更多產品信息
走進高原養殖
以誠信鑄品牌 以品質謀發展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獲取更多產品信息
13988845349
萬從志,今年53歲,1993年入黨,2016年6月當選為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在開辦養殖合作社之前,他還做過煙科員,在家養過雞、豬,還在家里建了個小型養雞場。
驅車行進在密林之中,忽然聽到“咩咩咩.......”的叫聲,在不遠處成群的山羊吃著鮮嫩的青草,車開進一家有**規模的場子里,這個場子就是由永勝縣大安彝族納西族鄉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萬從志開辦的永勝劍平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
萬從志,今年53歲,1993年入黨,2016年6月當選為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在開辦養殖合作社之前,他還做過煙科員,在家養過雞、豬,還在家里建了個小型養雞場。
2001年,在村里帶頭致富的萬叢志,在“四荒”拍賣時買下了村里的一座叫做“老爺房”的山地,總共667畝。買下這些山地之后,他在山地上種上了青椒、梅子、核桃,其中核桃種植了600多棵。
2014年10月“永勝劍平養殖合作社養殖場”開始建設,動工建設場房,2015年完工。養殖場剛建起時,引進了140只本地羊,還從瑞源種羊場引進了3只努比亞(黑山羊)種羊。2016年,養殖場總共有200多只羊,2017年可出欄子羊800多只。隨著養的羊越來越多,萬從志說:“下一步根據情況進行分隔管理。”
目前養殖場投資在水、電路、引進種羊等上的資金已達200多萬,萬叢志的目標是可以出售1千只商品羊,500只能繁母羊。
“組織幫助了我,我也要替組織分憂。”萬從志介紹,剛創辦養殖場時,資金周轉困難,黨組織幫助他貸了10萬元,解決了一些問題。如今,養殖場走上正軌,作為黨員**要做點事。
自2014年建廠以來,養殖場就吸納了5、6戶建檔立卡戶在場子里工作,男工每天100元,女工每天80元還給務工的村民免費提供午餐?,F在在養殖場長期務工的人員有4人,全都是建檔立卡戶,如果在用工高峰期,還會有更多的村民在養殖場工作。
村民黃云貴家里有3口人。黃云貴因為心臟不好,不久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妻子髖關節有問題,行動不方便,家里就只能依靠女兒在外打工支撐,萬從志想著幫助黃云貴家,他說:“準備給他家提供5只母羊去飼養,1年以后歸還羊仔,留下母羊繼續發展。”
村民何志蘭家中有5口人,因為丈夫兄弟多,經濟收入少,住房條件很差,2014年起,何志蘭與自己的婆婆輪流在養殖場務工,現在他們家的住房條件已經改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建檔立卡戶黃樹軍是養殖場的技術工人,主要負責廠房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在這里它不但學到了技術,而且他們家的日子也比過去好了很多。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萬從志,今年53歲,1993年入黨,2016年6月當選為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在開辦養殖合作社之前,他還做過煙科員,在家養過雞、豬,還在家里建了個小型養雞場。
驅車行進在密林之中,忽然聽到“咩咩咩.......”的叫聲,在不遠處成群的山羊吃著鮮嫩的青草,車開進一家有**規模的場子里,這個場子就是由永勝縣大安彝族納西族鄉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萬從志開辦的永勝劍平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場。
萬從志,今年53歲,1993年入黨,2016年6月當選為光美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在開辦養殖合作社之前,他還做過煙科員,在家養過雞、豬,還在家里建了個小型養雞場。
2001年,在村里帶頭致富的萬叢志,在“四荒”拍賣時買下了村里的一座叫做“老爺房”的山地,總共667畝。買下這些山地之后,他在山地上種上了青椒、梅子、核桃,其中核桃種植了600多棵。
2014年10月“永勝劍平養殖合作社養殖場”開始建設,動工建設場房,2015年完工。養殖場剛建起時,引進了140只本地羊,還從瑞源種羊場引進了3只努比亞(黑山羊)種羊。2016年,養殖場總共有200多只羊,2017年可出欄子羊800多只。隨著養的羊越來越多,萬從志說:“下一步根據情況進行分隔管理。”
目前養殖場投資在水、電路、引進種羊等上的資金已達200多萬,萬叢志的目標是可以出售1千只商品羊,500只能繁母羊。
“組織幫助了我,我也要替組織分憂。”萬從志介紹,剛創辦養殖場時,資金周轉困難,黨組織幫助他貸了10萬元,解決了一些問題。如今,養殖場走上正軌,作為黨員**要做點事。
自2014年建廠以來,養殖場就吸納了5、6戶建檔立卡戶在場子里工作,男工每天100元,女工每天80元還給務工的村民免費提供午餐?,F在在養殖場長期務工的人員有4人,全都是建檔立卡戶,如果在用工高峰期,還會有更多的村民在養殖場工作。
村民黃云貴家里有3口人。黃云貴因為心臟不好,不久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妻子髖關節有問題,行動不方便,家里就只能依靠女兒在外打工支撐,萬從志想著幫助黃云貴家,他說:“準備給他家提供5只母羊去飼養,1年以后歸還羊仔,留下母羊繼續發展。”
村民何志蘭家中有5口人,因為丈夫兄弟多,經濟收入少,住房條件很差,2014年起,何志蘭與自己的婆婆輪流在養殖場務工,現在他們家的住房條件已經改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建檔立卡戶黃樹軍是養殖場的技術工人,主要負責廠房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在這里它不但學到了技術,而且他們家的日子也比過去好了很多。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